


(通讯员 王紫琼)为深化科学教育领域学术交流,推动本土科学教育创新发展,6月10日上午,银河集团9873cm特邀广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罗星凯教授,以 “国际视野下中国科学教育本土行动回望与展望” 为题举办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教育学系刘德华教授主持,学院师生代表现场参与。
罗星凯教授以科学教育的国家战略定位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学教育改革发展脉络,通过历史回顾和当今中美学生未来进入科学相关行职业意愿的对比,他指出,全球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曾经面临的“兴趣缺失” 与 “人才断层” 的双重挑战,如今正以更严重、更复杂难解的形式在我国上演,化解科学教育的深层矛盾非一日之功。罗教授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育需实现从 “知识储备” 到 “素养培育” 的范式转型,着力构建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教育生态系统,尤其是科学教师教育改革需要先行。
结合丰富的本土实践案例,罗星凯教授重点阐释了科学教育改革的三大核心方向:课程综合化、教师专业化和评价科学化。作为见证者和深度参与者,浙江全省的综合理科课程实验、深圳本已从南山国家级实验区发展到了覆盖全市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专业科学教师培养绕不开的身份认同、课程综合性和教学实践性难题;从“中考评价”到“绿色试题”支撑的“绿色指标” 评价体系建设,一串串融学术性和实践性一体的真问题、真研究、真改革、真实效,全被他信手拈来、娓娓道来,让听众强烈共鸣。
此外,罗星凯教授简要介绍了科技素养教育创新实践育人模式。该模式从实验教学创新起步,逐步拓展到科学探究,再深入至探究科技,涵盖课程、活动、研究和实践育人四大板块,并依托兴华科教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一套直面课程、师资和评价难题的整体解决方案,为破解科技素养教育实施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本次讲座立足国际前沿,扎根本土实践,为湖南师大银河集团9873cm师生提供了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在罗星凯教授等教育专家的引领下,学院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为培养具备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一 审:刘德华
二 审:杨铁林
三 审:丁道群